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第十二期明德文化读书班”暨9月读书交流分享活动

2025年9月24日,“第十二期明德文化读书班”暨9月读书交流分享活动在建德楼201成功举办。此次活动由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图书馆共同组织,张璐、李彩琴、杜玲玉三位教师围绕经典书籍,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专题讲座的形式,在细致分享书目精彩内容之余,也介绍了各自在获取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核心要义中的有效阅读思路,引导同学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深化对经典文献中理论内涵与时代价值的理解,为同学们呈上一场思想盛宴。

张璐老师以《苦难辉煌》为蓝本,带领在场师生开启历史回溯之旅。她分享到该书聚焦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反映了党和人民军队于国家内忧外患时追求光明与真理的实践历程。彼时,国民党军队持续性的围剿、党内关于斗争路线的激烈分歧,长征途中的生死抉择,皆是难以想象的困境,但以毛泽东、周恩来等为代表的革命者无畏艰难,以坚定不移的信仰、实事求是的精神与舍我其谁的担当,带领党和军队突出重围。张璐老师强调,铭记这段历史对当下意义深远,当代青年应从中汲取力量,以信仰为灯,在面对学业、生活难题时坚定前行。用实事求是之法,规划个人发展路径,怀担当之心,为国家繁荣贡献力量。

李彩琴老师分享《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时,着重讲述书中鲜活细节。从吴樾舍生取义,到贺龙坚定追随共产党,这些事迹展现出先辈们为民族“复兴”不惜牺牲小我的伟大精神。李老师分享到,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在寻求救国道路中走出让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复兴之路,关键在于始终与人民紧密相连。她建议,思政教育可借鉴此书模式,融入更多生动故事,引导学生深入历史、主动思考。这不仅能让思政课更具感染力,还能让学生深刻理解党的初心使命。

杜玲玉老师围绕《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展开分享。这部由采访实录汇编而成的书籍,生动呈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插队期间的艰苦岁月。知青们面临饮食关、跳蚤关、劳动关和思想关等多重困难,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在困境中不断磨砺自我,从不经农事的知青,到自称是“黄土地的儿子”,他始终秉持人民立场。他带领村民修沼气、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赢得百姓赞誉。杜老师表示,当代青年应向总书记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听党话、跟党走;永葆奋斗精神,勇于面对困难挑战;养成良好读书习惯,从知识与实践中汲取成长养分。

本次活动通过将读书分享与专题讲座有机结合的形式,有效拓展了同学们理论学习的深度与广度,为扎实推进学校评建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思想氛围和学习风气。今后,明德文化读书班将持续开展读书分享活动,并结合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引导同学们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夯实思想根基,积极服务学校评建工作大局,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征程中展现青年担当。


上一条:“光影回溯铭国殇·砥砺初心践使命”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 开展红色观影主题党日活动

下一条:教在明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组举行本学期第二次集体备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