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读书心得】在磨砺中坚守初心,于实践里践行使命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以访谈录的形式,通过29位与习近平总书记有过交集的村民、知青等的真情讲述,栩栩如生地勾勒出青年习近平扎根梁家河,历经磨砺、拼搏奋进的七年知青岁月。

一、困境中坚守求知初心

初到梁家河,年轻的习近平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艰难处境。面临饮食关、跳蚤关、劳动关和思想关等多重困难,但在这种状态下,他对知识的渴求从未衰减。当时的村民回忆,帮知青搬行李时,发现习近平的两个箱子沉得惊人,打开才知道全是书。窑洞的炕沿上、枕畔边,到处堆满了书册。他白日在田埂间挥汗劳作,夜晚则就着昏暗灯光苦读深思,煤油烟常常把他的脸庞、鼻腔熏得乌黑一片,他却浑然不觉。

如今,我们身处于资讯发达、物质优渥的时代,学习资源触手可得。但经常会在舒适中丢失了对知识的热忱,把宝贵光阴消耗在无聊之事上。总书记的经历,也是最好的镜鉴。我们要把学习视为生活必需,让阅读思考成为日常,像青年习近平那样,无论顺逆,始终保持对知识的渴求,不断用知识为自身赋能。

二、挫折中坚定信仰追求

在梁家河,习近平是知青中入团、入党之路最为坎坷的一个。由于家庭因素,他接连上交8份入团申请书、10份入党申请书,均石沉大海。可他丝毫没因挫折就动摇对党的向往,更没改变为人民服务的志向。他深信自己的追求正确且光明,只要矢志不渝,终能得偿所愿。这种对党忠诚不二、对信仰执着坚守的精神,感人至深。

当前我们在提交入党申请书,是否真的思考过入党意味着什么?入党不是荣誉,而是要把一生奉献给党的伟大事业。总书记在艰难岁月里的信仰坚守,是对“对党忠诚”最生动的诠释。

三、实干中践行为民宗旨

习近平当选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后,一心扑到改变家乡落后面貌上。他带着乡亲们建起铁业社,打造出实用的农具;他操持着办起缝纫社,让村民有了漂亮衣服穿;他又不辞劳苦,引入沼气新技术,点亮了村子漆黑的夜晚,结束了梁家河没有燃气照明的历史。桩桩件件,都是村民最迫切的所需所求。他用自己的汗水与智慧,实实在在地让梁家河旧貌换新颜。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习近平总书记从梁家河走来,几十载岁月变迁,这份为民众谋福利的初心从未更改。今天,大家生活在和平繁荣年代,不需要像革命先辈那样去抛头颅、洒热血,但为人民服务的使命没有变。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必须以实干去解百姓难题,以奋斗去促社会进步,用自己的所学所能,去增进民生福祉,这才是对总书记精神最好的传承。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青春“修炼手册”,也是当代青年校准理想坐标、汲取前行能量的珍贵典籍。我们要以青年习近平为榜样,在青春赛道上奋力奔跑,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壮丽人生华章!


上一条:马克思主义学院“立德树人”虚拟仿真思政课体验中心正式启动试运行

下一条:【读书心得】于历史褶皱里,看见不灭的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