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闫荣荣 审核:王君涛
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质量,9月24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组织召开了本学期第二次教学研究会议。本次会议聚焦智慧课程建设,邀请到了“智慧树”相关工作人员张斌老师、马苗苗老师,围绕智慧课程4.0平台的功能应用、教学运行流程及AI辅助工具的使用开展了深入研讨与实操培训。

会议伊始,马苗苗老师介绍了智慧课程4.0的升级内容,重点对比了传统慕课与智慧课程在课程体系、教学互动、考核评价及AI应用等方面的差异,突出智慧课程在知识图谱构建、AI智能互动、个性化学习路径规划等方面的优势。与会教师通过平台演示,全面了解了AI教学运行的全流程,包括课程创建、班级管理、教学任务安排、资源上传、课堂互动、作业考试发布及学情数据分析等功能模块。

在实操环节,教师们重点体验了“AI课程助教”的智能问答、资源发现、出题批阅、学情分析等核心功能,并探索了“智能体广场”中各类专用AI助教的应用场景,如课程思政智能体、PBL项目教练、案例生成助手等。大家一致认为,AI技术的深度融合将极大提升备课效率、课堂互动质量与课后辅导的精准性。
会议最后,教研室主任薛飘总结了本次教学研究会的成果,并对未来工作提出了展望。他强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智慧课程的建设和应用将为课程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教研室将继续探索AI技术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本次会议不仅增强了教研室教师对智慧课程平台的操作能力,也为后续开展AI辅助的心理健康教学实践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教研室将持续推进智慧课程的应用与优化,助力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的提升与个性化成长。